不忘初心 绿色再生

塑料化学回收连获重大突破,产业化在即,全新万亿级风口正在到来

字体大小:

2022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新版《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首次明确认可废塑料化学再生方法。塑料化学回收是将废塑料通过气化、催化裂解、热裂解或化学解聚的方式,转变成低分子量的原料,然后重新聚合成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可以极大地拓展可回收利用废塑料的范围,而且化学回收的塑料与全新的塑料具有同样的性能。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作为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从连续热解RPCC技术的突破,到FFS再生膜物理回收的应用,再到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巨头的战略合作,中国石化正加速推进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进程,目标打造塑料"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闭环循环体系,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塑料污染治理提供石化解决方案。
图片


中石化石科院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技术路线图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石化石科院)开发出新型废塑料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所得热解油经深加工技术可生产出塑料单体,进而生产出塑料产品,形成“塑料-废塑料-烯烃-树脂-塑料”的闭合循环。RPCC技术主要针对优质的石油原料替代品——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主的聚烯烃树脂的回收再利用。同时,RPCC技术也可以针对掺杂不同含量聚氯乙烯(PVC)的废塑料原料灵活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技术路线,其热解油收率可超80%,氯含量可控制在10ppm以下。
目前,这项废塑料化学循环成套技术已通过实验室试验,并在塔河炼化建设万吨级生产装置,预计2025年投产。该项目主要回收新疆当地废弃地膜,生产的废塑料热解油将用于塔河炼化的生产,替代部分现有的石脑油等原料需求,进入裂解装置制得乙烯,再循环用于合成树脂的生产,从而实现地膜-地膜的循环利用。
图片
塔河炼化废塑料连续热裂解工业示范项目
2024年5月,在合作设备制造商的配合下,石科院研发团队完成反应器设计。6月,完成反应器制造方案、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和配套控制系统方案。8月,完成反应器主体制造和控制系统软件与控制柜调试。9月,基本完成反应器组装、控制系统操作界面编写和反应器操作规程撰写。9月27日,RDC成套设备顺利通过塔河炼化组织的加工中期审查,开展反应器制造和控制系统调试工作。国庆期间,RDC成套设备组装、调试工作全面完成,顺利通过权威机构的整机防爆认证。10月14日,RDC成套设备获得项目监理出具的检验放行单,10月15日,RDC成套设备凌晨运往塔河炼化。作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3.5万吨/年废弃地膜连续热裂解工业示范项目的核心设备,RDC成套设备顺利出厂吹响了全球首个废弃地膜废塑料化学循环工业示范项目建成开工的号角。2025年3月28日,随着化销华北最后一车回收树脂颗粒产品在塔河炼化完成卸货,标志着项目开车原料保供工作也圆满完成。
图片
签约仪式现场
2024年5月30日,中国石化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吉隆坡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公司塑料回收国际化布局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探讨生物质燃料和塑料热裂解回收利用技术许可等合作机会,通过资源共享和技术协同,共同推动塑料废弃物管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国石化吸收国际市场的先进经验,也为RPCC等自主技术的海外推广铺设了道路。
图片
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
2024年10月挂牌成立了第98家央企,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新央企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共同出资成立,每方各出资30亿元,计划共出资300亿元。其中,由中国石化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华润集团负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国石化将充分利用其专业的技术及经验,助力再造塑料循环利用的“大油田”。

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和化工企业,近年来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化潜力。其先进回收技术通过热解工艺处理难以回收的塑料废料,生产高质量循环塑料,助力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

图片

埃克森美孚先进回收技术Exxtend™

埃克森美孚的塑料化学回收核心在于其专有的先进回收技术Exxtend™,主要采用热解工艺。该技术通过在无氧环境中加热塑料废料,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烯烃,如乙烯和丙烯,这些单体可重新用于生产高质量塑料、燃料或其他化学品。

与传统机械回收相比,该技术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塑料废料,包括含油脂、多层结构或污染严重的包装塑料,如薯片袋、机油瓶和人造草坪,转换效率高达90%。埃克森美孚通过优化热解过程,生产出与新料质量相当的循环塑料,产品通过第三方认证(如ISCC PLUS)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可持续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符合严格的行业标准。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埃克森美孚自2020年起加速先进回收技术研发,结合其在石化领域的专长,优化热解工艺的工业应用。2021年,公司在实验室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并开始试点规模测试。通过催化剂改进和工艺优化,实现了高效率、低能耗的热解过程,公司还探索微波辅助热解等新兴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能效。

图片

埃克森美孚德克萨斯州化学回收设施

埃克森美孚已将先进回收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工业化生产。202212月,埃克森美孚在得克萨斯州贝镇(Baytown)启动了北美最大的塑料化学回收设施之一,年处理能力超过3.6万吨塑料废料。设施通过快速热解和催化热解工艺,将废塑料转化为热解油,再通过现有石化装置提炼为循环塑料。目前,该项目生产的认证循环塑料已进入全球市场,应用于包装、汽车和消费品行业,产品可用于品牌客户的可持续包装,如洗涤剂瓶、食品容器和医疗包装等。

为进一步扩大产能,2024年埃克森美孚宣布投资超2亿美元,扩建贝镇和博蒙特(Beaumont)设施,预计2026年新增2.2万吨/年处理能力。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全球45万吨以上的处理能力,占全球塑料回收市场的显著份额。为此,埃克森美孚正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评估新设施选址。

此外,为了帮助解决大量塑料垃圾收集和分拣需求,埃克森美孚还与Agilyx公司组建了一家合作企业——Cyclyx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集合和预处理大量塑料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生产有价值产品的原料。Cyclyx公司将为埃克森美孚的化学回收项目提供原料,也致力于为其他客户提供同样的服务。

下游方面,埃克森美孚积极与雀巢、百事可乐等企业合作,建立从废塑料收集到产品应用的完整供应链。通过与上下游客户合作,埃克森美孚提升了其循环塑料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也助力品牌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陶氏化学

在全球塑料污染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陶氏化学凭借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正通过先进的化学回收技术为循环经济注入新动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化学致力于将难以回收的塑料废料转化为高质量循环塑料,满足包装、消费品和工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跨越,陶氏化学通过热解、溶解和解聚等多元化技术,结合战略合作与全球布局,展现了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的领导力。
陶氏化学自2010年代起加大化学回收技术研发,结合其在聚合物设计和石化工艺的专长,优化了热解、溶解和解聚的工业应用。陶氏化学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的技术研发聚焦于三种核心技术:热解(pyrolysis)、溶解(dissolution)和解聚(depolymerization)。这些技术针对传统机械回收难以处理的复杂塑料废料,如多层包装、含污染的食品包装和工业废料,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热解是陶氏化学回收技术的核心,通过在无氧环境中以400-600°C高温加热塑料废料,将其分解为热解油、气体和固体残渣。热解油可提炼为石脑油等石化原料,用于生产与新料质量相当的循环塑料。陶氏通过与Mura Technology的合作,开发了突破性的HydroPRS™(Hydrothermal Plastic Recycling Solution)技术,利用超临界水作为“分子剪刀”,在25分钟内将塑料分解为原始单体或油类,效率远超传统热解。生命周期评估显示,HydroPRS™工艺比焚烧减少80%的全球变暖潜值,每吨处理塑料节省约1.8吨CO₂当量排放。这种技术特别适合处理混合塑料如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为循环经济提供了低碳解决方案。
陶氏化学还积极探索溶解和解聚技术,以满足对高纯度循环塑料的需求。溶解技术通过专用溶剂(如CreaSolv®)分离塑料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保留聚合物链结构,生成适用于食品级包装的高纯度聚乙烯。陶氏与宝洁(P&G)的合作开发了一种针对家用塑料废料包括硬质、柔性和多层包装的溶解技术,生产的循环聚乙烯可直接用于高要求应用,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解聚技术则通过化学或酶促反应将缩合聚合物如PET分解为单体,用于重新聚合。陶氏与Plastogaz SA合作,投资开发解聚技术,简化塑料废料到单体的转化过程,为低碳塑料生产提供了新路径。
图片
陶氏化学已将化学回收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工业化生产,通过战略投资和全球合作,建设大规模回收设施,目标到2030年每年转化300万吨塑料废料及其他替代原料为循环和可再生解决方案。其商业化进程以多方合作和供应链整合为核心,展现了从试点到规模化的快速跨越。
2022年7月,陶氏与Mura Technology宣布在美欧建设多座HydroPRS™化学回收设施,计划到2030年新增60万吨年处理能力。2023年10月,Mura在英国Teesside启动全球首座商业化HydroPRS™工厂,年处理能力2万吨。陶氏作为主要采购方,将其热解油转化为REVOLOOP™品牌循环塑料,供应雀巢、联合利华等品牌商的包装需求。双方还计划在德国莱比锡建设年处理12万吨的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这些设施生产的循环塑料比传统石化塑料减排50-80%,为欧洲和北美市场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
陶氏还与Nexus Circular签署协议,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建设热解工厂,年处理能力2.6万吨,预计2024年投产。陶氏采购其热解油,生产REVOLOOP™循环塑料,应用于包装、消费品和工业市场。该项目支持品牌商实现30%回收含量(PCR)的目标,满足北美市场对可持续材料的需求。
在法国,陶氏与Valoregen合作建设年处理7万吨的混合回收工厂,结合机械和化学回收(热解),预计2023年投产。该工厂通过整合两种技术,减少废料运输的碳排放,打造“全塑料废料一站式回收”生态系统。项目目标是到2025年在欧盟产品中融入至少10万吨回收塑料,助力欧盟50%塑料包装回收目标。
图片
陶氏化学通过供应链整合和品牌合作,构建了从废塑料收集到产品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2022年收购Circulus公司增强了其机械和化学回收能力,扩展了消费后树脂(PCR)的市场应用。REVOLOOP™品牌循环塑料实现140%的年增长,价格溢价达1500-2200美元/吨,反映了市场对高质量循环材料的需求。陶氏采用ISCC PLUS质量平衡认证,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客户信任。
2024年3月25日,陶氏与日化巨头宝洁公司达成联合开发协议,专注于消费后回收塑料的溶解回收技术开发,旨在创造出能将包装塑料循环回收为媲美新料的再生聚乙烯技术。
2024年5月16日,陶氏与泰国SCG Chemicals签署谅解备忘录,首次合作将200KTA的塑料废物转化为循环产品;同时,与Freepoint Eco-Systems达成供应协议,推动塑料废物转化为新的循环产品。
2024年11月27日,陶氏与捷豹路虎、安道拓携手,在废旧聚氨酯座椅泡沫的闭环回收上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并首次应用于新汽车座椅,产品再生多元醇含量已达20%,且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陶氏公司与技术商业化平台Innventure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旨在打造全球可扩展、经济高效的混合废物转化为石化原料平台。这一合作不仅彰显了陶氏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持续深耕,更为全球塑料废物处理带来新的曙光。

利安德巴塞尔

利安德巴塞尔(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 N.V.,简称LYB)作为全球领先的聚合物和石化公司,正通过其先进的化学回收技术为循环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凭借在聚烯烃生产领域的深厚专长,利安德巴塞尔致力于将复杂塑料废料转化为高质量循环塑料,满足包装、汽车和消费品行业对可持续材料的需求。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快速推进,公司以其专有的MoReTec技术为核心,通过战略合作与全球布局,展现了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的领导力。
利安德巴塞尔自2018年起加速化学回收技术研发,依托其在聚烯烃生产和催化剂开发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推出了MoReTec(Molecular Recycling Technology)技术。2019年,公司在意大利费拉拉(Ferrara)建立试点工厂,验证了MoReTec在处理混合塑料废料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通过优化催化剂配方和反应条件,利安德巴塞尔显著提高了热解油的产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能耗和副产物生成。2021年,公司与废物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高效的废塑料预处理流程,解决了混合塑料分选的技术难题。
MoReTec | LyondellBasell
利安德巴塞尔在塑料化学回收领域的技术研发以其专有的MoReTec技术为中心,聚焦催化热解(catalytic pyrolysis),辅以其他化学回收路径,针对传统机械回收难以处理的混合塑料废料提供高效解决方案。MoReTec通过分子级分解,将塑料废料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单体或石化原料,为生产高质量循环塑料奠定了基础。
Advancing Sustainable Solutions with MoReTec
MoReTec采用催化热解工艺,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通过高温(400-600°C)结合催化剂如沸石或金属氧化物分解塑料废料,生成热解油、气体和少量固体残渣。与传统热解相比,催化剂的引入显著降低了反应温度,减少能耗,提高热解油中高价值烃类的选择性,副产物更少。热解油通过蒸馏或加氢提炼,可转化为石脑油或单体,用于生产与新料质量相当的聚烯烃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该技术能处理复杂废料,包括多层包装、含污染的消费后塑料如食品包装和工业废料,转换效率高达85-90%,远超机械回收的30-50%。
MoReTec的另一大优势是环境效益。据利安德巴塞尔的数据,其催化热解工艺生产的循环塑料比传统石化塑料减少约50%的碳排放,符合全球低碳经济目标。此外,生成的“CirculenRevive”品牌循环塑料通过ISCC PLUS质量平衡认证,质量可媲美新料,适用于食品包装、汽车部件和医疗应用等高要求领域。
利安德巴塞尔已将MoReTec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商业化生产,通过战略投资、授权模式和全球合作,建设先进回收设施,目标到2030年每年生产200万吨可持续聚合物,包括循环塑料和可再生塑料。其商业化战略以技术整合、供应链协同和市场导向为核心,展现了从试点到全球规模化的快速进展。
萊昂德爾巴塞爾公司的最新分子回收中試車間正式投運-美通社PR-Newswire
2022年11月,利安德巴塞尔宣布在德国韦赛林(Wesseling)工厂启动MoReTec技术商业化项目,计划建设一座年处理4万吨塑料废料的先进回收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该工厂将混合塑料废料转化为热解油和气体,用于生产CirculenRevive循环塑料,服务欧洲包装和消费品市场。项目预计减少50%以上的碳排放,最终投资决定于2023年底做出,成为公司化学回收战略的旗舰项目。
LyondellBasell 決定推進位於德國威瑟林的先進回收廠項目| 蕃新聞
2023年2月利安德巴塞尔与Nexus Circular合作,在美国建设一座年处理3万吨塑料废料的热解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公司采购其热解油,生产CirculenRevive循环塑料,供应北美包装和消费品市场。该项目支持品牌商实现30%消费后树脂(PCR)含量的目标,满足日益增长的可持续材料需求。
图片
2024年10月,利安德巴塞尔与Alterra Energy、Infinity Recycling和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共同投资Alterra的热解技术,推动其商业化应用。Alterra的热解技术与MoReTec互补,可处理混合塑料废料,生成高价值热解油。利安德巴塞尔计划采购其热解油,生产CirculenRevive循环塑料,应用于汽车、包装和消费品行业。此合作目标到2030年占全球循环塑料市场4-8%,显著提升北美市场份额。
图片
亚洲市场方面,在2022年10月,利安德巴塞尔与隽诺环保(Genox)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亚洲建设循环塑料工厂。2024年4月,公司宣布与隽诺环保携手在中国南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的塑料循环合资公司正式开业。该塑料循环合资公司名为广东隽诺利安德巴赛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将以机械回收的方式回收塑料废弃物,并生产CirculenRecover聚烯烃聚合物。
利安德巴塞尔通过供应链整合构建了从废塑料收集到产品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2022年,公司收购欧洲机械回收商APK,增强了溶解技术和化学回收的协同效应,优化了废塑料预处理流程。与废物管理公司如Suez、Veolia和品牌商如雀巢、联合利华合作,确保了稳定的废塑料供应和循环塑料的市场需求。CirculenRevive品牌循环塑料表现强劲,2023年销量增长约120%,价格溢价达1000-1800美元/吨,反映了市场对高质量循环材料的青睐。
利安德巴塞尔还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如韦赛林和休斯敦工厂,将热解油直接整合到生产流程,降低新建回收设施的成本。2025年,公司计划在全球新增10万吨循环塑料产能,覆盖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为品牌商提供多样化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未来,利安德巴塞尔将继续扩大全球产能,深化品牌合作,为塑料循环经济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SABIC

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化工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的 TRUCIRCLE 解决方案产品组合于2019年正式推出,是实现闭环和创造塑料循环经济之旅中的一大重要里程碑。TRUCIRCLE产品组合涵盖的主要领域包括:物理回收产品、由混合塑料废弃物(基于先进技术回收)制成的经认证可再生产品、经认证生物基的可再生产品、可回收性设计和闭环回收服务。20231月,SABIC提出到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吨TRUCIRCLE™可持续材料的目标。

SABIC - Sabic Launches Recycled Automotive Grades Under TRUCIRCLE™...

20218月,SABIC推出经认证的循环聚碳酸酯——业内首款基于高级循环回收技术的聚碳酸酯产品。借助高温热解工艺,将难以通过传统回收方式处理的消费后混合塑料分解成热裂解油,进而以热裂解油作为原料生产聚碳酸酯。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的高性能塑料与原生塑料具有同样的性能。这款聚碳酸酯已由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 PLUS)计划下属的一家第三方独立机构采用标准化质量平衡方法进行认证。

202111月,SABIC与马来西亚塑料回收公司HHI达成全新合作。在本次合作中,HHI在马来西亚的本地合作伙伴们首先从海岸线5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入海水道与陆地区域回收相关材料,然后将其运送至HHI经由一系列先进回收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热裂解油。此后,SABIC将在自己的生产流程中用该热裂解油代替传统化石原料,生产出全新的可再生聚合物,并且该可再生聚合物已通过零塑料海洋机构(Zero Plastic Oceans)认证。

图片

20233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第六研究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BAPI)全资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航天石化’)与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化工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签署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获得北京航天石化航天热解SHCP®技术的准入许可协议。

SABIC表示,北京航天石化的先进回收技术,将作为潜在备选方案满足TRUCIRCLE™在亚太地区的目标。航天热解SHCP®技术将提高我们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高效率、进料灵活、经济性、可扩展和差异化的热解技术是SABIC循环经济技术战略的关键支柱之一。SABIC风险投资表示,SABIC风险投资通过促进与初创生态中精选创新项目的合作,来支持我们的企业科技战略。与北京航天石化的合作是我们在亚太地区的首个项目。

图片

20237月,SABICPlastic Energy宣布同Siemer公司及Landbell集团达成合作,旨在为双方在荷兰赫伦(Geleen)建设(现已进入最终施工阶段)的先进回收装置提供混合废旧消费后塑料的分拣与预处理服务。在此合作中,先进回收装置将从Siemer公司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Vechta市新建的分拣工厂获得预分拣处理后的塑料废弃物供应。Siemer工厂的原料由Landbell AG提供。

SiemerVechta的独特处理工厂由原轻质包装分拣厂改造升级而成,经革新设计后专用于从传统不可回收或难回收的消费后塑料废弃物中提取可回收材料。该厂通过整合新技术,对归类为低价值的塑料包装废弃物进行二次分拣,为先进回收工艺做好原料准备。

作为全球首例,该分拣厂能够从残余塑料组分中分离污物、异物及杂质,年处理能力达25,000吨。经再加工后的塑料废弃物将被输送至SABICPlastic Energy的先进回收装置,通过Plastic Energy的先进回收技术转化为名为TACOIL™的热解油。随后,TACOIL™将在SABIC新建的加氢处理装置中进行精制,最终作为替代原料用于生产SABIC旗舰产品——经认证的循环聚合物(属于公司TRUCIRCLE™产品组合)。

图片

20247月,SABIC与陶朗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在中国塑料软包装回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在分选技术和石化领域的专长,共同开发更高效、环保的分选和回收解决方案,重点关注废弃聚烯烃软包装及其他废塑料的再生,推动石化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基于合作备忘录,陶朗将利用其专业优势,通过先进机械回收工艺,从生活垃圾中分选出高纯度废弃聚烯烃物料;SABIC则专注于物料评估,从材料的角度提高分选效率,并通过化学回收,将废塑料转化为再生原料

巴斯夫

巴斯夫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在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和市场发展方面展现了显著的创新和战略布局。巴斯夫的长期目标是将化学回收融入其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助力实现2030年减排25%2050年碳中和的承诺。为此,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循环原料包括化学回收和生物基原料的使用比例提升至生产原料的20%以上。2025年,巴斯夫宣布投资5亿欧元用于化学回收技术的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更多丙烯裂解设施和聚氨酯回收工厂。

Chemistry enables recycling of plastic waste

巴斯夫ChemCycling®项目

巴斯夫的塑料化学回收技术主要通过ChemCycling®项目实现,该项目自2018年起便已开始生产基于化学回收塑料废料的产品。ChemCycling®利用丙烯裂解技术将塑料废料(包括混合塑料和废旧轮胎)转化为二次原料,如丙烯裂解油。这种二次原料随后被纳入巴斯夫的生产流程中,部分替代化石资源。通过第三方审计的质量平衡方法,循环原料的比例被归属到最终产品中,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图片

New Energy专注于废旧轮胎回收

巴斯夫与QuantafuelARCUSPyrumNew Energy等合作伙伴合作,专注于混合塑料废料和废旧轮胎的丙烯裂解。QuantafuelARCUS擅长处理混合塑料废料,而PyrumNew Energy则专注于废旧轮胎。目前,项目已生产出多种Ccycled®产品,包括超级吸水聚合物、工程塑料和聚氨酯,这些产品在食品包装、医疗、纺织和汽车行业广泛应用。

20242月,巴斯夫在美国推出ChemCycling®,从德克萨斯州Port Arthur的设施提供ISCC+认证的先进再生建筑材料,在传统生产过程中利用来自塑料废料的回收原料,从而部分替代化石资源。回收的原料通过质量平衡方法归属于先进的回收构建模块。这些基础原料可用于美国生产的许多 BASF 产品,例如高吸水性聚合物、工程塑料或聚氨酯。

Encina and BASF Establish Long-Term Partnership for Supply of Circular Raw…  | BASF

Encina项目效果图

2024620日,获得 ISCC PLUS 认证的循环型化学品制造商 Encina Development Group, LLCEncina)与巴斯夫宣布达成一项长期供应协议,供应从消费后报废塑料中提取的化学回收循环苯。该协议标志着可持续采购的关键时刻,巴斯夫通过将更多化学回收的循环型原材料纳入其生产流程,加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巴斯夫将在其广泛的Ccycled®产品组合中使用化学回收苯。巴斯夫实现循环经济的方法包括越来越多地使用回收和可再生原料,形成新的材料循环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 Encina 的合作体现了巴斯夫致力于实施尖端解决方案以加快原料转型的决心。

图片

巴斯夫展开机械回收合作

202412月,巴斯夫与研究伙伴展开合作,致力于优化塑料的机械回收技术。巴斯夫携手Endress+HauserTechnoCompound、拜罗伊特大学和耶拿大学,运用光谱方法来研究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以此获取有关回收塑料化学结构的信息。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在加工过程中实时确定材料中所包含的塑料等级、添加剂和污染物。在后续步骤中,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识别测量数据中的模式,并据此提出应该添加哪些额外成分,或者如何调整回收过程以提高回收塑料产出的质量。这一系列举措有望为机械回收技术带来新的突破,提升回收塑料的质量和价值。

图片

巴斯夫聚氨酯化学回收专利

20252月,巴斯夫聚氨酯化学回收新专利获批,巴斯夫的方案涵盖醇化、沉降、相分离和纯化等一系列关键步骤,实现了高效且清洁的原料回收过程。

在醇化阶段,聚氨酯材料与甲醇、乙醇等醇化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氨酯键和脲键被成功破坏,多元醇和胺物质得以释放,为后续分离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接着的沉降过程中,混合物巧妙地分为富含多元醇物质的第一相和富含醇化物质的第二相。巴斯夫还巧妙引入过滤、离心、倾析等方法,进一步优化分离效果,有效去除固体杂质,大幅提升分离效率。

纯化处理堪称该技术的核心亮点。富含多元醇的第一相经过蒸发、离子交换和吸附等精细处理,酸、钾离子和芳香族胺等杂质被彻底清除,最终收获纯度高达97wt.%以上的多元醇物质,为多次再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富含胺物质的第二相通过蒸馏等手段纯化后,得到的胺物质可用于异氰酸酯的生产,实现了资源的进一步循环利用。

巴斯夫对该专利技术的工艺参数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精准选择合适的聚氨酯废料、醇化物质和催化剂,精心优化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条件,确保了回收过程的高效性与可控性。实验数据充分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回收高纯度的多元醇物质,还能显著降低废弃物中的有害杂质,成功攻克了传统回收方法的环保难题。

图片

巴斯夫上海 loopamid® 生产装置

2025327日,巴斯夫宣布其全球首个商业化 loopamid® 生产装置正式启动该生产设施位于上海漕泾基地,年产量为500 ,标志着巴斯夫在向纺织行业供应可持续产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片

巴斯夫loopamid®解决方案

loopamid® 是巴斯夫开发出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可回收聚酰胺 6 废旧纺织品,促进时装业的可循环性。loopamid® 背后的尖端技术能够处理不同材质如聚酰胺6、氨纶等混杂的织物,使得工业后和消费后废旧纺织品的闭环回收成为可能。而且这种纤维及材料可以多次循环利用,材料特性也完全等同于原生聚酰胺。

loopamid®生产工艺包括收集和分类、切碎、解聚成单体、纯化、聚合、纺丝和成品。很大的难点是原料通常由不同的纤维、材料、染料和添加剂制成,且必须提前去除纽扣、拉链和其他配件。巴斯夫成功使得聚酰胺6纺织品闭环回收成为可能,包括各种材料混纺的面料,比如含氨纶的混纺面料。

BASF Ultramid® Ccycled® polyamide chemical recycling solution contributes  to T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巴斯夫Ultramid® Ccycled®解决方案

202411月,巴斯夫单体业务部宣布位于上海的聚酰胺6生产装置已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可供应生物质Ultramid®BMB Cert™聚酰胺 6Ccycled®聚酰胺6以及聚酰胺6/6.6 共聚产品。其中,Ultramid® Ccycled® 聚酰胺6 是由报废轮胎和混合塑料废料经化学回收提取的热解油作为原料生产而来。

20254月,巴斯夫和TE Connectivity(泰科电子,简称“TE”)宣布联合推出TE新款汽车连接器,该连接器部件采用的巴斯夫全新的Ultramid® Ccycled®聚酰胺材料生产制成。Ultramid Ccyled循环解决方案使用化学回收技术将亚洲消费后塑料废弃物转化的热解油。通过质量平衡法,Ultramid Ccycled可以提供与原始化石材料相同的高性能。基于对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巴斯夫和TE实现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款汽车连接器正是行业合作加速转型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的典范。

巴斯夫在化学回收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全球布局,彰显了其在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导力。通过ChemCycling®项目和聚氨酯聚酰胺回收解决方案,巴斯夫不仅解决了塑料废料和聚氨酯回收的技术难题,还通过与行业伙伴的合作和政策倡导,加速了化学回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未来,随着技术优化、标准制定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巴斯夫有望在全球化工行业中进一步巩固其先锋地位,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化工在线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文章、图片、视频、链接等,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为商业用途,亦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一切权力,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0-57721789)


更新日期: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