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绿色再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调研深圳“盒聚变”餐盒回收基地,探索塑料污染治理“深圳样板”

字体大小:

为深入了解深圳市在塑料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探索,10月1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北京办事处、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代表,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对位于罗湖区垃圾分类体验馆笋岗分馆内的“盒聚变餐盒回收及再生利用示范基地”进行了集中调研。

图片

 此次高层次、跨部门的联合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总结提炼塑料餐盒全链条治理的先进经验,为推动塑料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创新思路,并为相关全球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夯实基础。

作为广东省唯一聚焦塑料餐盒规模化回收与高值化再生的示范项目,“盒聚变”餐盒回收及再生利用示范基地在美团青山公益、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及罗湖区笋岗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由深圳市创绿时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执行运营,构建了从回收、分选、转运到再生的完整闭环体系。该基地通过设置社区专用回收点、实行专业转运与人工分选,并联动江西再生塑料加工厂,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从废弃餐盒到时尚商品”的华丽蜕变,形成了可推广的塑料餐盒循环利用模式。

近年来深圳在减塑方面多点发力,以全链条思维打造减塑闭环,先后推出了聚焦塑料废弃物回收的多个项目。其中“盒聚变”外卖餐盒回收计划通过“社区回收点+商圈集中站”双节点网络,结合积分激励与再生处理体系,有效破解了外卖餐盒分类难、回收散、再生弱的难题,已累计回收外卖餐盒超260万个,转化为工业再生原料180余吨。

图片

为生动展示深圳塑料治理体系,带动公众认识并参与餐盒分类和回收行动,“盒聚变”基地设有可回收物中转站、“塑料餐盒”科普展区与再生塑料主题花园“虹园”,通过可视化、互动化的方式,向公众呈现塑料餐盒“从回收到重生”的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三楼再生塑料主题花园“虹园”以回收塑料创作的渐变色彩爱心造型作品“小瓶盖,大爱心”、“可回收物循环LOGO”雕塑、七色彩虹步道等公共艺术装置,生动诠释了废弃物资源化与社区美学的融合,让公众直观感受到循环经济的魅力与塑料废弃物的“新生活力”。

目前,基地已向社会开放,个人免预约(现场登记)参观,团体(15人及以上)需提前2个工作日预约,重点面向学生、企业与社区团体开展环保教育。开放时间为工作日9:00至17:00。团体预约可通过电话联系运营方深圳市创绿时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8928281000)。诚挚欢迎广大市民和各级团体前来参观。

深圳晚报记者  黄明钢

来源:深圳晚报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文章、图片、视频、链接等,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为商业用途,亦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一切权力,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0-57721789)



更新日期: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