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绿色再生

新固废法为过度包装“瘦身”

字体大小:

2020年5月12日

 

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开展,而遏制过度包装,减轻垃圾分类和处置压力,则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源头之举。

 

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即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是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值得注意的是,新固废法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过度包装和塑料污染治理等作出了新规定。

 

微信截图_20200514104426.png


新规严防过度包装

 

关于塑料污染治理,新固废法明确,国家依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当前,我国包装废弃物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在体积上更达到了1/2。尤其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含塑制品等固体废物,在处理时会带来严重污染,填埋又会挤占耕地等生态保护红线。同时,过度包装增加了商品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无形中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实际上,我国早在2010年4月1日就开始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标准实施十年来,月饼、粽子、茶叶等食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过度包装的情况仍不断出现。

 

同时,电商渠道销售的商品更易利用过度包装赚取消费者的好感。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快递业共配送快件超过600亿件,使用的编织袋、塑料袋、包装箱等包装材料数以十亿计。

 

在过度包装治理方面,新固废法强调,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包装物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包装物进行回收。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

 

关于塑料污染治理,新固废法明确,国家依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外卖企业按照规定向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国家鼓励和引导减少使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为何多年屡禁不止

 

商品过度包装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会带来盲目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

 

众所周知,容易出现过度包装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茶叶、酒类、化妆品等单价较高的日常消费品和月饼、粽子等节日商品上。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茶叶专项检查结果。在对上海市内销售的43批次茶叶商品包装(过度包装)抽查中,10批次茶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包装空隙率。商品销售包装内不必要的空间体积与商品销售包装体积的比率即为包装空隙率,比率越大,则商品包装与实物之间的体积大小差异越大。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快递包装过度问题日渐突出。虽然近年来相继出台的文件中提到要推进快递绿色包装工作,逐步实现包装材料减量化再利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商及物流企业过度包装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认为,原因在于快递包装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标准。虽然国家出台了快递业绿色包装相关方案,但只是指导性意见推荐性标准,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商品会采取不同的包装形式,即使是同一种商品,不同的快递企业也会采用截然不同的包装方式,以防商品损坏。而消费者为了物品的完美无缺,也希望包裹得越结实越好。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商品过度包装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会带来盲目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因此,倡导理性的包装观念也属于当务之急。

 

源头减量势在必行

 

据悉,上海将“强制源头减量”纳入规定,推进产品包装物、快递包装物的减量工作。

 

目前,过度包装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快递一个拇指大小的记忆卡,有的快递企业会使用A4大小的纸箱,箱内填充大量塑料气泡垫和空气囊,产生大量垃圾,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5月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会。本次执法检查的重点包括推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居民区、物业等有关主体依法履职,持续健全全程分类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菜场垃圾、快递和商品包装物、一次性用品等源头减量,部分垃圾分类滞后的行业和场所将受到重点检查。

 

据悉,《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强制源头减量”纳入规定,推进产品包装物、快递包装物的减量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提供免费的一次性筷子等餐具,从政策层面落实相关规定,上海已经迈出了源头减量的第一步。

 

谭平川表示,实施包装减量,加快推行绿色、统一、可循环包装势在必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其中纸盒回收率不超过50%,而包装填充物、胶带等塑料制品回收率几乎为零。由于缺乏专业快递包装回收系统,大部分消费者在快递拆开后,将塑料袋、包装盒作为生活垃圾直接扔掉,造成包装破损,无法回收。

 

为此,谭平川建议,尽快出台关于包装回收再利用的行政法规,规范包装所涉及主体的权利义务,明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法律责任,为快递包装的生产、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等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由于已出台的《快递封装用品》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具备强制性,难以在实际中实现绿色包装的初衷,建议统筹制定快递行业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推动实施快递包装产品绿色认证,规范源头包装、减量包装,早日实现快递包装绿色、统一、可循环。

来源:中国商报


更新日期:2020-05-14